發布日期: 2020-04-17-2021-04-17
隨著各國政府更積極地推動再生能源的建置,許多地區都出現了太陽能發電容量快速成長的情形。以下就以全球主要的太陽能發電市場來看未來的趨勢。
光電協進會指出,根據PV Magazine的調查,自從2016年以來,2019年是美國太陽能發展最好的一年,這段期間每年約21%的穩定成長率使美國在2019年達到12.7 GW。美國市場已經吸收了太陽能模組的關稅以及相關的費用,讓美國是世界上太陽能成本最高的國家之一。公共事業與自用住宅是主要的需求來源,而非住宅的需求仍差強人意。根據Wood Mackenzie的資料顯示,住宅用太陽能的安裝容量在2019年第三季達到了創紀錄的712MW,這主要是由於消費者在面對電網停電,太陽能和儲能整合的情況下尋求更具彈性的電力來源,當然強制新建太陽能也是一個因素。
以地區來說,加州、佛州與德州排名前三。Bloomberg NEF保守估算,2019年新安裝容量達9.5GW,到2020年成長到12.6GW,2021年則成長到13.6GW。
法國以招標推動安裝
2020年法國太陽能容量將會增加,這要歸功於主管機關CRE在2018年招標的太陽能標案;當時已分配了約1.25GW的大型太陽能建案,並規定了併網的截止日期。法國太陽能產業有請求政府對屋頂太陽能裝置不超過500 kW進行解套。這意味著標案將不會侷限於較小的瓦數,但可能也不會延長安裝時間以符合發電容量的目標。法國太陽能協會SER表示,除了2019年達成1GW之外,該組織希望在2020年能夠成長。
波蘭邁向轉型
以燃煤為主的波蘭在太陽能發電容量也呈現了成長,2020年正往GW等級邁進。波蘭再生能源研究所董事會主席Grzegorz Wisniewski表示,該國在2019年增加了約800 MW的新系統,累計容量達到約1.3 GW。波蘭市場主要推動的是1 MW以下計畫的標案,傳統上以風力發電為主。但由於風場的管制與限制提高,相對使得太陽能的條件更佳,目前有170個總容量為850 MW的計畫已經準備在2020年公開招標。
印度邁進10GW
印度從2020年2月至2020年7月將對太陽能電池和模組進口的保護關稅降至20%,並擬進一步降至15%,讓低價化刺激太陽能的推動。隨著年產能的增加,印度太陽能發電量在2020年將達到10 GW。根據IHS Markit的分析師Dharmendra Kumar表示,印度從2019年12月開始,2020年第一季與第二季的模組價格預計將低於0.20美元/瓦,其中還包含保障稅。就價格而言,本地供應還將提供與中國供應商同等價格的模組,隨著太陽能變得更具價格競爭力,整個2020年的安裝量將呈上升趨勢。此外印度政府也大力介入,擬定了電力購買協議強制性支付安全規定,以增強投資者信心。由於政府沒有計畫要重新增加關稅,該領域的成長是可期的。
韓國大力推動PV建設
韓國政府於2019年下半年在Saemangeum濕地推動數個GW的安裝計畫。首爾市政府也宣布2022年底要在首都安裝1 GW的發電容量。根據韓國再生能源協會(KNREA)的資料,2018年底韓國累計安裝量達到8.09GW,2019年也增加了2GW以上。Bloomberg NEF也預計,韓國2021年將有2.5~4 GW的新增容量。
過去十年韓國太陽能市場一直穩定成長,僅2019年就安裝了約2.36GW。韓國決心脫離燃煤發電,因而加快能源轉型,其目標是2030年再生能源佔20%,其中以太陽能與風力發電佔比最高。不過Wood Mackenzie對韓國能否實現2030年的目標表示懷疑。
台灣加速安裝腳步
台灣政府預計在2025年達到20GW的目標。目前不確定因素包括製造業不景氣、獎勵政策是否會變卦,以及土地取得的問題。由於政府希望保護台灣製造商,因此採用自願性產品驗證(VPC)政策。該政策針對本地生產的高效模組與和電池之FIT(固定收購制度)提高了6%,但2020年可能會降低到3~4%。如果未來繼續執行VPC政策,那麼本土供應商仍有發展機會,但是如果取消,那麼海外製造商可能會構成威脅。
光電協進會表示當然本地製造商也將加快開發計畫工作,為增加太陽能的部署做準備。根據PV Magazine的了解,以製造商Motech來說,2019年其業務的40%來自在地的太陽能統包工程(EPC)。而由於政府建築物的屋頂空間有限,因此開發方向正在往地面移動。故台灣正在釋放國有土地用於計畫開發,而2020年被開發商視為「落地之年」。2020年開發商、土地所有者和政府將需要通力合作以實現1.5GW的容量,而在2025年要實現20 GW的容量,還需要加快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