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布局量子電腦運算首度浮上檯面,細節雖保密到家。據了解,鴻海研究院在董座劉揚偉去年6月上任後正式啟動,並延攬台大物理特聘教授張慶瑞擔任鴻海研究院的量子電腦項目主持人。業界估計,鴻海加速先進運算研發,每年投入至少上億元。
鴻海研究院一直相當神秘,除了研究院下設六個研究所之外,實際運作內容、組織規劃、關鍵人才、切入領域,幾乎保密到家,籌劃進度也讓外界好奇。
針對量子電腦的傳聞,鴻海公司表示,「任何創新領域,公司都會不斷嘗試,找尋合作的機會。鴻海研究院是集團長期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希望藉此強化鴻海技術與產品創新的能力,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
鴻海攜手專家推動量子研究,市場看好,鴻海集團在量子電腦運算的研發布局有望未來加速推廣應用於下世代通訊、虛擬實境/遊戲、雲端與網通、伺服器、AI(人工智慧)等多元需要高速運算的領域。
據了解,鴻海研究院由劉揚偉親自主導,歸屬在集團中央層級推動,與過去以事業單位為主大不相同。也因此神秘度高,連很多集團內的「總字輩」高階主管都不清楚。
這次鴻海進軍量子電腦項目,從鴨子划水到浮上水面,主因這個領域國內學術界相關研究教授,不超過十個,多數已接到鴻海聯繫。
去年底,學界傳出鴻海在建立量子電腦研發團隊。熟悉相關項目人士表示,不同於以往企業界從硬體研發著手,鴻海算盤打得很精,選擇從應用面、軟體切入。
英特爾在去年12月公開新技術,將龐雜的量子運算控制電路簡化到單一晶片上,加速現有量子電腦商業化。若台灣系統廠順利研發導入商用將成為領先者。業界認為,鴻海在量子電腦領域,預計五年到十年才會開始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