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產能持續滿載,執行長林恩平日前坦言,產能空間「到今年底就用完了」,但三塊土地興建完成加入營運要等到2023年。外界解讀,在這四年「空窗期」期間,產能有限前提下,大立光將專注高階鏡頭挑單生產,有利於大立光產品組合及獲利。
另一方面,市場也關注,大立光礙於產能受限,專注高階鏡頭生產,其他廠商是否可能搶食高階主鏡頭以外商機。業界分析,以目前大立光在技術及專利的布局,可以吃到的訂單,不是難做的,就是難賺的,其他光學廠也面臨「兩難」抉擇。
對於光學廠而言,良率就是獲利關鍵,良率好,獲利就像印鈔機;良率不好,做多賠多。
大立光斥資逾200億元的新廠於2017年第4季投產以來,到今年底產能空間用罄,法人關心大立光如何因應未來訂單需求,以及明年上半年是否重現多年前將下半年訂單移前生產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