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太陽能發電裝置量近2年終於有較快速的發展建置,自2015年開始推動太陽光電發展後,到2018年,國內每年平均電站裝置量僅增加0.6GW,但2019-2020年政策目標需達到6.5GW的水準,以2019年來看,前三季約已達到3.7GW,預計在第四季加溫下,2019年累計的安裝量可達4.2GW的水準,2019年淨增加的安裝量約1.5GW,若以此估計,2020年的淨增加安裝量約為2.2GW的水準,等於明年太陽能電站裝置將再加速,可望帶動相關供應鏈受惠。
台灣在太陽能多晶矽、矽晶圓幾乎已算是退出,原本的電池廠商都已轉型到模組生產,目前在國內生產可驗證拿到MIT許可的太陽能模組廠商中,聯合再生(3576)產能約500MW、元晶(6443)約500MW、友達(2409)約400MW、茂迪(6244)約200MW,其它還包括加國、安集(6477)等中小型的模組業者,總供給量也約在2GW初頭,以此來看,明年的太陽能模組的供需可達平衡。
另一方面,明年的電廠案往大型地面型電站方向發展,在政府積極釋出土地(如台糖用地、彰濱工業區)以及鼓勵農電、漁電共生,並規範用電大戶需採購綠電等環境下,不少大型電站明年會啟動,而大型電站為了要穩固產品品質的一致性,多會採購同家模組,故大型電站多會往大型模組商合作,造成大者恆大,小型的業者生存恐受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