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堵冠狀病毒 生物辨識上陣
光電協進會
為了對抗新型冠狀病毒,中國可說是使出渾身解數,而結合了臉部辨識與更廣泛的監視功能相結合,使當局能夠立即讀取公民的旅行歷史,進而有可能加強其追踪和控制病毒傳播的能力。
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中國當局現在正在將其大規模的生物特徵監測設備和熱影像配對,以圍堵冠狀病毒。中國政府利用大街小巷都有安裝的臉部辨識攝影機(在中國越來越盛行,可以用來識別公民)與紅外溫度熱像儀一起使用,以查看個人是否可能被感染。據估計,整個中國大約有3.5億個監視攝影機,不過目前還不清楚其中有多少個可用來掃描體溫。
最近在泰國也可看到這種生物特徵識別的溫度掃描功能,德國公司Dermalog最近在泰國邊境部署了專門的攝影系統,可以檢測被掃描者是否發燒跡象,這也是判斷是否受到冠狀病毒感染的一種反應。
中國大量使用臉部辨識技術來監視人口其實一直都引起爭議,尤其是有侵犯人權之嫌,但是隨著該技術現在被用來解決冠狀病毒危機,似乎讓中國當局找到了些許正當性。
除了臉部辨識被應用於圍堵冠狀病毒外,其他的生物識別技術(Biometric)也迅速在發展。根據一項網路上的調查顯示,到2020年,美國將有90%的企業使用生物識別技術。根據MarketsandMarkets的報告,到2020年,生物識別技術市場的價值預計將達到244.4億美元。這些能辨識的生物特徵主要包括有臉、指紋、掌紋、聲紋、視網膜等。其中3D臉部辨識是近幾年手機開啟螢幕最夯的方式。
金融機構必須為客戶守護最敏感的個人資訊,自然會大幅採用生物識別技術來驗證客戶的身份,可說是站在生物識別認證的最前線。根據ResearchandMarkets的報告,全球有19億銀行客戶將使用生物識別技術來進行各項業務。比如說從ATM提取現金、在客戶進入銀行時確認身份、啟動網上匯款流程、使用手機上的銀行應用等,生物識別技術將成為銀行和金融機構使用的身份驗證的主要手段。
由於對安全性和保護的需求不斷成長,生物識別技術正在不斷發展。目前已經有多重生物識別系統,用來減少欺詐、詐騙和抵擋駭客攻擊。多重生物識別技術至少採用兩個或更多個生物識別技術來驗證客戶的身份,例如3D臉部辨識、指紋辨識是最普遍的兩種辨識方式。
光電協進會認為,藉由多重驗證手續,安全性當然會提高,而且能夠更有效、準確與可靠地進行識別。使用多重生物識別的另一個優勢是增加資訊安全,因為對於入侵者來說,必須闖入一個以上的生物特徵識別系統才能過關,無形中增加了存取的難度。在可見的未來,多重生物識別系統將會獲得更多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