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科大奈米材料應用技術大突破 獲奈米科技展大獎肯定
文/台科大
台科大奈米技術再獲國際肯定!台科大研究團隊研發出非晶金屬玻璃合金的奈米管,是全球首次成功將排列整齊有序的金屬奈米管陣列在矽晶圓上,更是奈米管材質上的重大突破,也為台灣拿下全球最大奈米科技展(nano tech 2018)的「美國化學學會獎」ACS(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ward。
東京國際奈米科技展(nano tech)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奈米科技展,今年共有24國500多家機構參展,參展商來自航空航太、環境與能源、尖端醫藥、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多樣領域。台科大研究團隊成功將奈米技術應用於生物技術、能源、材料等領域,兼具開創性及實用性的成果,獲頒美國化學學會獎(ACS Award)。
台科大校長廖慶榮表示,台科大研發的非晶金屬玻璃合金的奈米管,繼去年在國際頂尖期刊「今日材料」《Materials Today》上發表有突破性研究成果,今年又獲得國際獎項肯定,更重要的是研究成果在實務上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台科大材料系朱瑾教授團隊研究金屬玻璃材質多年,在生物醫學、奈米材料等領域也都有高價值的實務應用成果。台科大研究團隊表示,一般奈米管多為混亂排列結構的碳質或是陶瓷氧化物之材料,如果要排列整齊的奈米管,其製程困難、繁瑣,且很難大面積化,因此,團隊利用非晶金屬玻璃的合金具有較高強度的特性,結合簡易的半導體微影製程及濺鍍鍍膜方式,製造排列整齊有序之金屬奈米管陣列在矽晶圓上。
台科大材料系教授朱瑾表示,這項技術不僅可以讓半導體製程更有效率並降低成本,也有機會應用在生物感測晶片上,提供更快速更精準的檢測,並且解決傳統半導體矽奈米元件高成本及定量檢測不易的問題,對於生物感測晶片之開發與製造將會有很大的突破,應用層面非常的廣泛。
除了突破奈米管材質,台科大研究團隊也成功利用金屬玻璃具有無晶界、表面平滑、表面疏水等特性,將金屬玻璃鍍膜應用在針頭上,金屬玻璃鍍層針頭不但能有效降低注射時的摩擦力,進而減少疼痛感,也提高針頭的耐用度。未來可應用在小針美容,牙醫麻醉用針、手術用縫合針,甚至是工業生產用的刀具。
台科大公關: 黃齡嬌 2730-3250/0920-207-707 yohochiao@mail.ntust.edu.tw
林瑀庭 2737-6978/0911-825-937 yutinglin@mail.ntust.edu.tw